大众新闻客户端
搭建平台引才聚智 产业协作共同发展 文化润疆培根铸魂
山东援兵团十年间
2015年8月——2025年8月,山东省对口支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整十载。
10年来,755名齐鲁儿女在十二师倾注智慧与汗水,山东援兵团的广度在拓宽、深度在加厚、成效在提升,鲁兵情谊如山似海。
山东省援兵团第十二师干部管理组(以下简称“管理组”)党委书记王栋告诉记者,对口支援兵团第十二师是党中央交给山东的重大政治任务,历批次干部人才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聚焦推动十二师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把准定位汇聚资源、突出需求聚焦民生、文化润疆培根铸魂、产业协作共同发展,用实干和担当奏响鲁兵两地携手奋进的乐章。
搭建平台深化人才智力支援
7月11日,35岁的患者王凯给十二师五一农场医院骨科医生辛洪磊送来锦旗,感谢其精湛医术治好了他的腱鞘炎。
辛洪磊来自德州市齐河县中医院,他创新开展拇指狭窄腱鞘炎等手术,病人不用再转到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市医院就诊。
院长司俊玲介绍,在山东医生的帮助下,十二师五一农场医院的医疗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日门诊量达到300人次,基本满足了2万余居民家门口就诊的需求。
10年来,管理组采取“大专科、小综合”的帮扶模式,借助山东优质医疗资源,陆续在十二师基层团场医院打造特色专科和名医传承工作室,截至目前,累计开展手术2000多台,各类诊疗服务群众100余万人次,常态化开展的“光明行”活动免费治愈765名白内障患者。
在师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刘勇喜告诉记者,2024年4月,山东10所优质职院校分别与他们签署了支援协议。去年,学校的平面设计、矿井救援、幼儿照护等专业,在兵团、新疆、全国及国际技能大赛中斩获多项大奖。
十二师的孩子们亲切地称山东援疆教师为“孔先生”。2025-08-06,“孔先生”援疆教师工作室在师中学揭牌。兵团教育局思想政治工作处副处长李后峰说,2015年以来,山东援疆教师团队扎根十二师教育一线,定期组织教学观摩、课题研究、名师送教讲学等活动,为兵团培养了许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名师。
10年来,山东把最好的教育资源、最优的教育模式输送到兵团,十二师整体纳入“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国家级实验区。目前,十二师教学质量位居全兵团前列。
管理组创新平台思维,靠机制解决十二师人才瓶颈。
与山东人才集团合作,创建十二师人才就业数智赋能平台。今年6月,平台运营不到一个月,发布岗位信息420余项,举办招聘活动4场,完成人才服务200余次。
10年来,管理组先后推动十二师与10多家山东新型研发机构和20多家高校院所成立了“十二师鲁兵科技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10余项先进技术在兵团推广应用。去年以来,“全国小麦重点实验室新疆创新基地”“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新疆林果特色产业创新基地”和“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兵团分中心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鲁疆数学应用高等研究院”3个重要创新平台相继在十二师落地。
鲁企进疆 兵企入鲁
8月1日,先后有3列鲁疆班列、2列中欧班列驶入山东高速新疆国际物流产业园暨上合示范区新疆分园铁路场站,全天共运输货物3300吨。
山东高速新疆物流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君介绍,2024年9月,园区比原计划提前8个月建成并投产运营,目前,月吞吐量10万吨左右,有效服务鲁疆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商贸物流往来。
“兵团所需、山东所能”。管理组持续推动鲁兵共同融入“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积蓄十二师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2024年9月,推动十二师与青岛西海岸新区签署推进两地共建促进高质量发展合作倡议,成为兵团首次携手国家级新区开展陆海联动的新尝试。
2024年11月,山东卡森细胞治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与十二师签约,建设细胞产业研发转化基地,成为全师首个高科技生物医疗项目。
2025年4月,济南高新区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乌鲁木齐经开区结对合作座谈会召开,济南高新区和兵团乌鲁木齐经开区被国家发展改革委确定为国家首批结对合作开发区,也是国内对口支援关系省区中,唯一被国家认定的东西部结对合作开发区。
在大力推动“鲁企进疆”的同时,管理组也积极引导“兵企入鲁”投资,打造双向奔赴鲁兵产业协作新示范。
齐河县政府与新疆天润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15万吨液态奶项目在齐河县投产,这是十二师国企出疆投资的首例。2024年12月,新疆恒丰农业集团投资6亿元在滕州市建设“边疆来客”科技产业园,成为十二师民企赴鲁投资第一例。
深入实施文化润疆
7月30日至31日,山东省话剧院创排的大型话剧《孔子》在兵团文化艺术中心演出。这是管理组实施“情润天山”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管理组推动山东歌舞剧院创排的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首次进疆演出。2024年11月,“兵团礼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主题美术作品展首次出疆在济南市集中展出,接待群众70000多人次。
在十二师中学,记者走进孔子博物馆,领略了儒家文化的精髓,随后步入红色课堂,对兵团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十二师,几乎每所学校都有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教育阵地,将各族学生的心紧紧凝聚在一起。
10年来,管理组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启动“情润天山”、“好客好品”和“筑基培优”工程,推动鲁兵两地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2023年5月,管理组研究提出了“好客好品”工程,嫁接“好客山东、好品山东,游在新疆、吃住在兵团”优质资源,推动兵团文旅和山东旅游服务中心合作,在两地互设特色产品展厅,开展系列主题推介活动。
在临沂市、枣庄市设立兵团1954“优选好物”分销中心,在济南泉城路和德州商业街区打造“优选好物”巴扎,累计销售额超1亿元。在新疆游客集散中心和鲁商集团分设甄选好物市集,展销鲁疆特色产品120余类。
另外,10年不辍推动“筑基培优”工程,一批批受援地干部人才和中小学生到山东扩宽视野,升华了鲁兵情谊。
(大众新闻记者 张环泽 通讯员 郭锐 朱俊青)
责编:
审核:郭凯
责编:郭凯